高温酷暑,食物更容易变质,通过什么方法来辨别食物是否变质?小编告诉您,很多情况下,通过闻味就可以简单辨别。
哈喇味
哈喇味常见食物:各种油脂及含油脂较多的食物,包括植物油、猪油、黄油、坚果、油炸类食物、腊肉腊鱼、糕点等。气味来源:此类食物放置时间过长或储存不当,食物中的脂肪就会氧化,产生小分子的醛、酮、醇、酸等。这些小分子混合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就是我们所说的哈喇味。油脂氧化不仅会导致食物外观、质感、营养变差,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。应对措施:油脂类食物的氧化变质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、光照、微生物、水分和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,因此储存上述食物要注意密封、避光、避免高温和受潮。
腐臭味
腐臭味常见食物:鱼贝类、鸡蛋、豆腐、肉类、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。气味来源:高蛋白食物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,由于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而产生吲哚、硫化物、硫醇、尸氨、醛类、酮类等,变质的此类食物除了有腐臭味之外,这些食物变质往往还伴随者表面发黏,颜色变绿等现象。应对措施:此类食物应该在购买后及时食用或放入冰箱冷藏,若发现有腐臭味,就千万不要食用了。
酸味或酒味
酸味或酒味常见食物:粮食、水果、蔬菜、糖类制品、蜂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。气味来源:富碳水化合物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单糖、双糖、有机酸、醇、醛类物质,会发出酸味或酒味,这个过程类似于醋、酒的发酵过程。常见有米饭变馊、水果腐烂等。应对措施:粮食水果类的食物一次性不要买太多,不要堆放,最好放置在通风、干燥处储存。
霉味
霉味常见食物:面包、馒头、蛋糕、花生、瓜子等。气味来源:这类食物遇潮后可能会发霉,此时就会散发出霉味,霉菌可能产生毒素,比如常见于黄豆、花生、玉米发霉后就会产生黄曲霉毒素。因此,食物发霉后一定要丢弃。应对措施:此类食物要存放在干燥、通风、凉爽的地方。
氨味
氨味常见食物:虾皮、海米、干贝、鱿鱼等-水产干货。气味来源:如果虾皮等水产干货储存时间过长,就会出现明显的氨味,颜色也会变成粉红色,主要是因为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经过微生物的作用,分解成肽和氨基酸,再进一步分解成了低级胺和氨气。低级胺类不仅本身有毒,还容易与水产品中的亚硝酸盐结合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,如果出现此类情况,应坚决丢掉。应对措施:水产干货一定要储存在干燥的地方。小编提醒:炎热夏季,气温较高,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,因此提醒大家多注意用餐卫生,尽量不食用剩饭剩菜,勤洗手管好口,如有腹泻、腹痛等问题应及时就医。部分摘自《中国食品安全报》